1960年,19岁的方瑀在金门慰问劳军罕见留影,朱唇皓齿仪态万千!
发布日期:2025-03-09 04:34 点击次数:141
有人认为,婚姻最佳状态为“冠夫姓”,这并非意指丧失个性,而是象征更好地融入婚姻,实现双方的和谐共生。
在现代社会强调自由平等的背景下,此类说法已逐渐消失,但在五六十年代,它仍颇为流行。
当时,多数女子通过行动展现对丈夫的爱,包括一位曾经的“中国小姐”冠军得主,她也以此方式表达对丈夫的深情。
婚后,她自愿冠以夫姓“连方瑀”,生活甜蜜。其夫究竟有何魅力,能让她甘愿如此?
连战与连方瑀携手数十载,仍维持甜蜜生活,这样的爱情令人羡慕。在众多爱情佳话中,他们这对伴侣无疑是不可或缺的存在。
方瑀因与连战结婚,将名字冠上夫姓,更名为连方瑀。此前,她的本名是方瑀,更名后保持了逻辑清晰且用词准确的表达方式。
许多人或许认为连方瑀是因爱情迷失自我的女性,是受封建思想影响改名的“传统女子”,但其实不然。
连方瑀实则颇为“前卫”,拥有独立思想。在与连战的婚姻里,两人势均力敌,均为实力相当之伴侣。
1965年,二人在芝加哥庞德教堂完婚,婚后持续相互激励,共同进步。
连战担任国民党荣誉主席期间,连方瑀致力于个人深造,不断提升自我。
他获得了康奈尔大学生物化学硕士学位,并于1968年在台湾大学植物病虫害系取得学士学位。
方瑀愿在姓名前加丈夫连战的姓氏,此举源于她对连战深深的爱,以及她所感受到的连战对她同样炽热的情感。
因此,对她而言,借爱情之名采用夫姓,无疑是一种独特的幸福。
两人相遇时,台湾多数人观念尚传统,尤其因连方瑀的身份,使得这段关系在当时备受争议。
与连战准备携手时,连方瑀年仅19岁,其父母以年龄尚幼为由,投了反对票。
当时,连战政治活跃,其父母认为此婚姻充满变数,未来生活难以预料,故不希望女儿日后生活不顺。
父母的劝告使连方瑀略感犹豫,而这份犹豫却让她看清了连战对她如骄阳般炽热的爱意。
因两人身处异地,连方瑀减少书信,连战心急如焚,未待信至,便乘飞机直奔连方瑀所在地。
连方瑀深受感动的是,连战舍弃学业专程归来,只为坚定她的心意。连战的执着让连方瑀彻底放弃了离去的念头。
若言连战的爱情直白无隐,那他展现爱意的手段便是“如潮水般汹涌澎湃”。
连战因担忧连方瑀心情不定,故派父母、伯伯、伯母前往其家,只为求得连方瑀父母点头应允。
男方家人的重视,为女方父母带来安心。目睹女儿备受重视,且女儿多次承诺会完成学业,他们倍感宽慰。
双方坚持下,19岁的连方瑀与连战订婚。至此,连战长久以来悬着的心得以放下。
在后来的回忆里,方瑀坚称即便时光能倒流,她仍会选择爱上连战。
真诚直接的爱是最真挚的诚意。20岁时,连方瑀获得美国七校奖学金,她选择了离连战最近的学校就读,以此表达心意。
在连方瑀心中,她始终以同样真挚的情感回应着连战,爱意满满,不曾改变。
两人婚礼于连战获授博士学位后第三天举行,可谓双喜临门。
婚后,两人生活模式并非传统模式,丈夫与妻子均参与工作,未遵循丈夫外出赚钱、妻子居家照顾家庭的普遍预期。
连方瑀始终自律,认为女性需具备独立精神与工作,方能在爱情中保持尊严与尊重。
连方瑀婚后专注于中外文学研究,1975年出版了散文集《依莲集》,书名富有深意。
依莲为连战为连方瑀所起的笔名,虽表面上与她本人无直接联系,但“莲”与“连”同音,蕴含了连战的巧妙构思。
方瑀后来出版多本书籍,她回忆时总自豪地表示,自己的每篇文章都经过连战的精心润色与审核后才得以发表。
虽表面赞颂连战文学造诣,实则透露出她的内心自豪。在她心中,连战始终是那个风华正茂、意气风发的少年形象。
连战被问及如何看待妻子连方瑀的荣誉时,他平和地表示:“我从未视她为与众不同,只是普通人。”
连战被连方瑀吸引,并非因其头衔,而是她本身的可爱与善良。这些特质,是赢得连战内心的关键因素。
连方瑀所获奖项颇丰,这无疑令连战倍感荣耀,尽管他未曾言表,但内心早已欣喜万分。
这张照片拍摄于连方瑀夺得第三届“中国小姐”冠军之时,并被用作《今日世界》杂志封面。
尽管当时思想尚显保守,方瑀身着旗袍,烫着流行发型,却宛如新生蝴蝶,破茧而出,显得光彩照人,明媚动人。
连方瑀端坐中央,头戴皇冠,举止从容,令人倾心不已。
在大众审美各异的情况下,方瑀仍能脱颖而出,这充分证明了她自身气质的非凡与出众。
连战与她相识后,眼中、心中唯有她一人,再难有其他人的位置。
结束中国小姐比赛后,连方瑀代表台湾省赴美,参与了一场国际选美大赛。
尽管已跨国参赛,且当时中外审美差异大,方瑀仅获初赛第六名。
能够成为一省的代表人物,方瑀无疑具备非凡的能力,他同样十分杰出。
与连战结合后,她摒弃了往日的骄傲,化身贤妻,并在1967至1980年间,陆续诞育了四个子女。
大众期望连方瑀持续闪耀,但她认为,与爱人长相厮守,且有过“绚烂”时光便足够,生活终究以平淡为真。
多数人难得见到连方瑀慰问“劳军”的照片,彼时主要宣传焦点在于她荣获“中国小姐”称号的话题上。
所谓慰问缺乏实质意义,故相关报道稀少。展示的是连方瑀在金门前线所拍摄的照片。
她身穿旗袍,头戴军帽,与前线士兵一一握手。士兵面对连方瑀的绝色容颜,不禁显露出腼腆神色,难以自持。
这张照片摄于1960年,时值连方瑀尚未成为连战之妻,无连战头衔相助,但她依旧保持着自身的光彩照人。
优质的感情关系便是如此,双方相遇前各自独立且充满魅力,各具风采。
相遇后,在爱人的关怀陪伴下,连方瑀非但未失明媚,反而更加明艳,连战与她的感情亦是如此。
此次选美让连方瑀声名鹊起,吸引众多男子倾慕,追求者更是络绎不绝。
连方瑀对配偶要求高,这源于她自身条件优越。
在连方瑀看来,门第之见并非关键,核心在于需具备超凡的胆量与深厚的学识。
连方瑀于传统年代勇敢登台展现自我,此举彰显了其能力的卓越非凡。
因此,无法超越她的男子无法获得她的倾心。幸运的是,留美期间,连方瑀遇到了连战,这位让她从心底深感佩服和崇拜的男子。
2015年9月5日,连战夫妇迎来金婚纪念,并同庆连战八十大寿。连方瑀状态极佳,连续演唱了12首古诗词歌曲。
晚年,她主要陪伴连战出席活动,但在此过程中,仍持续展现自我价值。
2023年2月7日,《连战回忆录》新书发布会上,连方瑀主动亲吻连战,此举令在场观众深感羡慕。
两人的爱情彰显了婚姻的美好,能拥有一位携手共度余生的人,是命运赋予的最珍贵馈赠,展现了相伴一生的宝贵价值。
在感情里,争吵难以避免,关键是在争论中仍能相守一心,共同前行,这才是真正坚韧不拔的爱情。
爱赋予人生血肉,让平凡日子闪耀珍贵光芒,即便是琐碎瞬间,也蕴含着非凡的意义。
连战金婚宴席设45桌,2015年9月6日,众多政商界老友齐聚一堂,共襄盛举。